盈利近20亿!中国海油三家上市油服企业半年业绩出炉
AddTime:9/7/2021 3:08:14 AM
中海油服
8月25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发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
2021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然存在,虽然国际油价回升,但国际油公司勘探开发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谨慎性,油服市场整体复苏缓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经营,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精益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7.4亿元,净利润人民币8.1亿元。
钻井板块 受全球疫情持续和市场订单延期影响,钻井平台整体作业量有一定下降。公司继续强化精细管理,打造成本领先优势,不断探索大型装备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管理,完善产业链,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全力保障国内“七年行动计划”装备、技术及人员的有效供给。
油田技术板块 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合成基钻井液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D+W”系统Drilog工具在国际市场成功应用并获得认可。
船舶板块 持续强化成本管控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做好单船成本管理工作,优化节能减排措施和安全能力建设,提升装备运维质量,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期内4艘5000马力LNG动力守护供应船投入运营。
物探采集与工程勘察服务 自主研发“海亮”拖缆采集装备和“海途”拖缆综合导航系统实现商业化生产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装备技术空白;组建中国海油首支海底节点(OBN)作业船队,使公司具备超百米水深OBN地震采集作业能力。
海油发展
2021年上半年,海油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5.70亿元,同比增长15.88%;实现利润总额9.52亿元,同比增长18.64 %;实现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27.20%;资产负债率35.05%,较上年度末38.07%下降3.02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明显提升。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聚焦公司主责主业,突出公司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公司产业板块优化调整为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等3个板块。2021年上半年,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全部实现较快增长。
能源物流服务板块 能源物流服务板块本期实现营业收入 85.48 亿元,较上年同期 72.65 亿元同比增加 12.83 亿元,增长 17.66%;营业利润 3.96 亿元,同比上年 3.68 亿元增加 0.27 亿元,增长 7.46%。能源物流板块主要业务通过海上物资供应及配餐服务为海上油气田开采提供后勤保障,并通过物流及销售服务协助油气公司将各类油气产品向下游批发及零售商分销。
今年上半年,面对饱满、艰巨的工作量任务,公司科学高效配置各项资源,扎实推进国内外各项目建设。国内方面,“17+1”项目取得良好进展,陵水17-2、曹妃甸6-4、渤海岸电等6个项目提前投产,陆丰油田群14-4油田项目机械完工;国际方面,公司全力克服海外疫情影响,加快推进海外重点项目建设,尼日利亚Dangote项目完工、沙特3648项目机械完工,北美壳牌LNG模块建造项目35个模块全部开工,进入建造高峰期。壳牌企鹅项目完成所有模块吊装集成,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上半年累计完成11座导管架和11座组块的陆上建造,实施13座导管架、8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完成134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建造业务实现钢材加工量9.25万结构吨,较上年同期增长7%。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1.03万船天,较上年同期增长34%。
报告期陵水17-2大气田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公司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建造水平实现了从300米深水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继去年完成流花16-2、流花20-2两油田建成投产后,今年上半年流花21-2油田也实现完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全面投产。公司依托深水项目积极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成功突破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关键技术、水下生产系统工程技术、深海浮式平台超厚板高强钢焊接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公司深水工程能力显著提升。




